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院士为红谷隧道建设“把脉”

南昌新闻网  2015-11-02 08:22

[摘要] 南昌红谷隧道是国内内河规模大的双向六车道过江沉管隧道,为我国今后在内河修建类似工程提供了先例和典范。

红谷隧道部分设计、施工赢得两院院士“点赞”

南昌红谷隧道是国内内河规模大的双向六车道过江沉管隧道,隧道设计、施工中,双干坞交错平行预制管段、管段长距离浮运、两岸大型围堰、东岸地下互通立交等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点赞”,为我国今后在内河修建类似工程提供了先例和典范。

昨天,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主办的红谷隧道内河高水差复合地层长大沉管隧道关键技术研究中间成果评审“院士行”活动举行,南昌市特地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卢耀如,设计大师史玉新等专家,为红谷隧道建设“把脉”。

院士为红谷隧道建设“把脉”

昨天,与会院士、专家实地察看了红谷隧道工程,听取了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有关情况汇报,对南昌赣江流域一江两岸市政过江通道采用沉管法修建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了研讨。

红谷隧道全长2650米,其中过江段长1329米,采用沉管法施工。目前,我国在建或已建成的沉管隧道有11座。据介绍,红谷隧道过江段由12节、单节约115米的管段组成,单节管段的长度与沉管隧道的总长度在国内内河均属于领先地位,建设规模仅次于在伶仃洋修建的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长期从事和主持防护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红谷隧道工程调研中,周丰峻院士对记者说,红谷隧道可以采用沉管法施工,也可以采用盾构法施工,而采用沉管法施工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是小的,有利于对接两岸交通,尤其是东岸的水下立交的建设值得推广。

“沉管隧道冠红谷,水下立交创新巧;和谐环境穿赣江,建设人们真英豪。”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给予了红谷隧道建设很高的评价。

红谷隧道成内河隧道建设典范

红谷隧道为国内内河隧道典型,项目亮点多,双干坞交错平行预制管段、复杂河道水文条件下管段长距离浮运、两岸大型围堰及东岸地下互通立交等,这些为我国今后在内河修建类似工程提供了先例和典范。

据介绍,内河隧道和海底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一样要考虑到天气、水流、风速等各种因素,然而内河隧道因季节性影响大,造成水位、水流变化大,给施工带来一定难题。红谷隧道正是受赣江水位季节性影响,12节沉管分两年在丰水期浮运、沉放,每年沉放6节。目前,首批次6节沉管已全部沉放并精准安装到位,而第二批次6节沉管正在干坞内预制,春节前可全部完成,明年浮运、沉放。

红谷隧道自2014年1月开工以来,先后完成了水下立交深大基坑群、40万方水下岩石炸礁、8.65公里航道开挖与管节浮运等阶段性施工重大节点

隧道将建水下疏散中心

红谷隧道位于跨江大桥南昌大桥、八一大桥之间(距南昌大桥约1.3公里,距八一大桥约2.3公里),连接红谷滩新区与东岸老城区。隧道主线全长约2650米,工程按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50千米/。记者了解到,红谷隧道建成后可快三过江,计划于2017年6月完工。

隧道过江段较长,一旦发生拥堵或意外事件该怎么办?记者了解到,红谷隧道将建水下疏散中心,隧道内出现车辆拥堵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引导和分流车辆。此外,一旦隧道内出现紧急情况,人员也可以通过水下疏散点的逃离通道,直接从江底到达赣东大上。(梅婷记者吴跃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南昌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