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11月15日,记者获悉南昌 2号线项目首列车已通过出厂验收成功下线,现已运抵南昌 瑶湖车辆段接受后的现场调试。这是继2015年12月12日江西中车成功试生产南昌 1号线列车,实现“南昌 ,南昌制造”,填补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空白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位于新建区樵舍镇的江西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为“南昌‘新建’制造”再奏新章。

  去年12月26日 南昌市民坐上“本土造” 

  一年前新建区樵舍镇莘洲大道东侧、希望大道南侧的201500平方米土地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片代表国际一流水平的轨道装备制造厂房已经拔地而起。

  2015年1月,正式动工的江西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前名:南昌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占地约800亩,总 20个亿,是中国中车联合江西省铁路 集团公司、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立足江西,辐射华东的重大产业布局。

  2015年12月12日,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南昌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在长堎工业园建成投产,首列 车辆正式下线,江西制造迈出绿色崛起的关键一步,“南昌 本土造”的多年夙愿终于照进了现实。

  2015年12月26日,南昌 1号线正式对外售票。有着2200多年筑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将和现代高科技的结晶——,紧紧相拥。南昌、江西从此豪迈地跨入 新时代。

  回顾:南昌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科技奇迹” 

  据介绍,南昌 1号线创造了许多“科技奇迹”。秋水广场站至滕王阁站区间隧道全长1889米,其中跨赣江部分约1200米,整个区间不仅要穿越车流量较大的赣江中大道、市民文化休闲的秋水广场、南昌的防洪屏障赣江东西两岸大,还要穿越上软下硬的复合地质段、江中浅覆土层和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等复杂地质段,成为国内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的盾构区间之一。

  2013年12月12日,随着刀盘缓缓旋转,砂石散落在地,庞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历经398天的掘进工作后,终于破洞而出,出现在 1号线滕王阁站。“千里赣江 隧”实现双向贯通,结束了700公里赣江无隧道的历史。

  1号线艾溪湖东站至太子殿站区间位于富水砂砾层中,较其它地区而言,土壤含水量高、松散、稳定性差,施工时正好碰上夏季,地面温度超过30℃,地下隧道内施工土体温度低于零下30℃,若采用普通施工方法很容易出现坍塌。

  为此,建设者们在隧道上行线和下行线之间的联络通道采取了“冷冻法”施工技术,把土方冻至零下28-30℃再开挖,在60℃的温差下进行联络通道的施工也成为南昌 造就的奇迹,该通道于2013年9月12日顺利贯通。

  南昌 2号线完成出厂验收进入后调试阶段 

  2016年10月26日,经过长达12个的严密审查和现场检验,直到当晚9时许签订《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0205组车出厂验收会议纪要》,终于正式宣告江西公司南昌 2号线项目首列车(0205组列车)通过了出厂验收(PSI),开口项仅22项。

  据介绍,南昌 2号线列车为B型铝合金 车,采用4动2拖6辆编组,共22列132辆,其中5-22列全部在江西中车完成生产组装和调试,预计全部车辆将在2017年7月前交付。

  2号线车辆“全面升级”提升市民乘坐舒适度 

  江西中车的总工程师丁国华告诉记者:“2号线车辆在保持1号线成熟结构的基础上,不仅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还对相应系统进行了性能提升和技术改进。列车照明升级为LED光源,动态地图更新为LCD显示屏,列车地板采用环保可回收的焊接铝蜂窝地板,为了提高南昌市民的乘坐舒适度,江西中车还对列车空调和牵引辅助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向 展示发展成就”的“国家名片”,江西中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助推绿色崛起,联接发展梦想”为使命,与我省骨干企业强强联合,借助“赣江新区”的新风和江西全省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的迫切需求,致力于打造 企业和地方 精诚合作的典范,为“做强南昌”、“绿色崛起”贡献中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