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红谷隧道后一节沉管沉放 过江段11月贯通

南昌新闻网  2016-09-01 08:54

[摘要] 8月31日,红谷隧道再传捷报。当天下午4时,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承建的隧道赣江段后一节管段——E11沉管安装成功,对接误差3.5厘米之内。这意味着,隧道建设取得了跨江通道——“赣江战役”一个关键节点的胜利,为沉管终接头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31日,红谷隧道再传捷报。当天下午4时,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承建的隧道赣江段后一节管段——E11沉管安装成功,对接误差3.5厘米之内。这意味着,隧道建设取得了跨江通道——“赣江战役”一个关键节点的胜利,为沉管终接头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今天,说实话我现在的心情就好像是一个在产房外等待孩子降临的父亲一样。心中的那股激动忐忑实难言喻!”南昌市政公用集团红谷隧道项目经理王海龙告诉记者,后一节沉管沉放安装后,即将迎来的就是整条隧道的合龙节点,整个工程接近尾声,王海龙在接受采访时显得既紧张又兴奋。

后一节沉管历经9完成安装作业

红谷隧道过江段由12节沉管对接而成,总长1329米,是我国内河大的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首次在江河中游修建的沉管隧道。

31日,记者在岸边看到,三条施工船已经在赣江上作业,工人们操作的抓斗机抓斗正左右摇摆。市政公用集团红谷隧道项目部副经理万超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保证沉管沉放时的平稳着床。

近10米高的瞭望台上,一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施工员正在监测沉管是否定位准确,并用对讲机通知船只进行及时调整。记者还看到时不时有潜水员跳入江中,进行江底摸排。

整个沉放作业工序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直到下午4点,在完成千斤顶拉合、水力压接后,E11沉管与已建隧道精准对接。

万超告诉记者,此次安装成功的E11沉管长111.5米,是隧道过江段后一节沉管,为整个隧道对接难度大的管节。因隧道的终接头位于E11与E10之间,E11沉管的线型控制精度要求颇高,加上施工时间正处于风向较大,强对流天气活跃,给沉管隧道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

为控制此次对接误差,技术人员连续奋战,经多次测量,E11沉管轴线、标高完全满足设计标准,轴线误差仅35毫米。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6月23日首节沉管“赣江初吻”到E11沉管对接,1年多时间内,隧道建设者们顺利跨越了江河中游的水流速大,汛期与枯水期水位落差大等江上作业的难点,寒来暑往,施工人员们在赣江这个水上舞台上来回穿梭,终于完成了12节巨型沉管浮运安装施工,推动沉管隧道自西向东顺利延伸,创造了“江河中游修建沉管隧道”的工程奇迹。

隧道过江段贯通进入冲刺阶段

红谷隧道项目经理王海龙在指挥室里看着电脑影像的图片显示,标记着E11与E12的两个长方体,他难以抑制住心里的兴奋之情,笑着说:“12节沉管终于完成沉放安装工作,接下来将是整个过江段的合龙作业,赣江段的贯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王海龙告诉记者,作为国内江河中游首座、异地干坞、长度长、规模大的城市双向六车道过江沉管隧道工程,红谷隧道自开工起就备受关注,这一项南昌市重大重点工程放在市政建设者身上就是压力、责任。

“去年首节沉管的浮运我们因为对赣江水流的不熟而导致浮运日期多次更改,那时我们的工作是很紧张的,每天都在加班,这是世界上江河中游首座沉管隧道,也没有什么先例可供参考,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试着来。”王海龙说,“去年6月23日,对于我,对于我们整个红谷隧道工程部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节沉管顺利沉放,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整个团队都士气大振,紧接着第二节、第三节……直到现在后一节沉管安装到位,我现在的心情就好像是一个在产房外等待孩子出生的父亲一样。这种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

王海龙告诉记者,E11沉放后,工程将开始向合龙迈进,终接头采取工程船与潜水员配合的方式进行水下密封作业,预计在11月份可实现南昌红谷隧道贯通,他表示,隧道自2014年正式开工日起,大家都盼着贯通日的到来。这一刻,值得关注,更值得期待。

隧道创12项世界之与国内首创

红谷隧道开工已有2年之久,市政公用集团和中国中铁隧道建设者们面对南昌红谷隧道的百万方巨型围堰、水下立交深大基坑群、异地干坞和8.65公里航道开挖与管段浮运、管段浮运穿越小净跨桥梁、12节管节沉放对接轴线精度等重大风险,先后编制了150多个专项技术方案,组织召开了30多次专家论证审查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通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顺利实现2015年6月浮运沉放千里赣江节管节,2016年8月浮运沉放后一节管节,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顺利完成12节管节的沉放任务。

记者了解到,隧道建设以来,建设者们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创造了12项世界之与国内首创:世界大充砂长管袋围堰、亚洲大异地双子干坞、国内首次在江河中游修建沉管隧道、国内江河长沉管隧道、国内大的水下立交互通系统、国内水下疏散中心、国内首次管节拖航穿越小净距既有运营桥梁、国内首次采用拖轮绑拖的管节拖航技术、围堰端头急流回漩区拖航结合系锚的管节调头技术、国内首次超大模板台车无拆卸转场技术、国内首创沉管与岸线水陆相接端头基坑围护干割技术、塑性混凝土素桩旋挖钻孔咬合桩技术。

同时,红谷隧道创造了在江河中游修建沉管隧道的先例,克服了江河中游的水流速大,汛期与枯水期水位落差大,且受上游天气和水库影响较大,相邻两日及同日水位涨落速度快,加之河道狭窄,通航航道狭窄,在江河中游修建沉管隧道的风险极其巨大的多重风险。

“红谷隧道的施工建设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江河中游沉管隧道的丰富经验,有力推进了沉管技术的发展。”中铁隧道集团红谷隧道项目部负责人谈到。

三过江通道引市民围观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因为北方冷空气的袭来,明显已经呈下降趋势。记者在项目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E12与E11管节的接口处,有着15公分距离,这就是两节管段橡胶止水带。万超向记者解释,整个过江段隧道仅有13条环向接缝,纵向无接缝,环向接缝均采用进口GINA止水带进行水下压接止水,水密性好,同时接头内侧采用可拆卸式OMEGA止水带作为二次防水保障措施,保证隧道滴水不漏。

在隧道内,因为没有通风设备,不少施工员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们都不觉得累。他们私下告诉记者,就盼着隧道通车的那一天,这样就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回家看看。

下午4时许,记者意外发现,在施工现场除了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岸边不少市民也好奇的观察着沉管工程施工作业,一位在现场看热闹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就住在红谷滩,但在老城区上班,自从隧道开工建设的那一天他便经常来这看看,他也希望红谷隧道能早日通车,这样他上班会便利很多。

记者了解到,红谷隧道建成后,南昌将开辟一条新的过江通道,机动车可以实现3快速穿越赣江,大大缓解南昌大桥与八一大桥的过江交通压力,对于构建赣江两岸的新旧城区经济圈、助推红谷滩CBD中心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将完善南昌市以穿江隧道交通为主轴的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勾勒出“一江两岸”城市未来生长模型,展现出现代化滨江山水城市风貌,同时也将为乃至世界构筑水下隧道工程提供借鉴。而11月的合龙,将实现整个工程的完美收官,距离2017年6月通车,又跨出了一个新的节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南昌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