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网络“意见领袖”养成记

江西日报  2015-10-29 07:20

[摘要] 如何玩转微信?如何打造“10万+”阅读量的文章?“20万+”粉丝如何养成?140字的微博,怎么写才能变成舆论风向标?

    如何玩转微信?如何打造“10万+”阅读量的文章?“20万+”粉丝如何养成?140字的微博,怎么写才能变成舆论风向标?

    要和新媒体做好朋友,你应该去江西日报首届新媒体培训班看一看。10月23日,在美丽的仙女湖畔,一场有新意的指尖盛会大幕拉开——“大V”授课,面授机宜;手机笔记,后台提问;微博大赛,同步实操。

    3天时间,近200名学员在朋友圈切磋技艺,亲密无间;3天时间,4位传媒大咖授课,高潮迭起,话题满满;3天时间,培训班全体学员将“百家新媒体仙女湖行”的新浪话题推到了榜前百名,阅读量突破80万,能量爆棚……

    “大V”来了,面授玩转新媒体必杀技

    你见或者不见,新媒体时代就这样迅速地来到我们身边,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网络世界中,不用年龄来划分层级。江西日报社主办的首届新媒体培训班邀请的导师,有资深的媒体人,有时尚萌叔,也有帅气的85后男孩和文静的80后的女孩。这将是怎样的耀眼组合?

    王少君,新闻工作者,新闻出版领军人物。

    王少君:不懂、不知新媒体,就不可能融入、利用新媒体,更不可能引导新媒体,夺得话语权。我们举办这个培训班,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掌握新媒体,融入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优势,能实现多媒体的报道融合;新媒体的双向互动功能,可以更好地与网友互动,引导好舆论。我们要创新宣传平台,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以图片、视频、漫画、H5等新颖的手法去写作、宣传。

    王海丁,江湖名号“江宁婆婆”,却是又高又帅的“85后”男孩,他是“江宁公安在线”的微博管理员。一个区域政务警务微博,竟然拥有150余万粉丝,不可想象。

    王海丁:微博上八方来声,要玩转微博,咱们不能装聋作哑。人人都玩微博、微信,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和记者,对“网络名人”来说,有一句话是要记住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传统媒体应对舆情的主要流程是:事件调查——媒体跟踪——媒体发布;新媒体时代则演变为:事件调查——官方发布——媒体跟进——新媒体全程跟进监督。

    政府在应对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时,一方面要全力调查事件真相,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主动回应。真诚的态度、开放的平台和缜密的调查,是把握舆情主动权的黄金法则。

    吴志刚,极具亲和力的时尚萌叔,多重头衔。获得过“新闻工作者”的称号,也担任过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与其他的媒体人传播新闻不同,在网络世界中,他是传播观点的“意见领袖”。

    吴志刚:在新媒体时代,想成为“意见领袖”,关键是举起“评论”这面大旗。评论大特点在于说理,要有超越叙事的内容,思考和论述是支撑起一篇好评论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上每天产生不可计数的信息量,如果“述而不论”,则会被迅速遗忘。

    新媒体的宣传效应十分显著,我们要多多创作具有正能量的作品。江西日报微信平台近期举办的《“重阳节,让心回家”靓照大赛》,发动网友们在重阳节期间回家看望父母,网友们反响热烈。现代都市人工作繁忙,能陪父母的时间其实很少,我常觉得心在哪,时间就在哪儿,不是我们没时间陪父母,是我们的心思不在爸妈身上。我希望经由此类活动,唤起人们心中的那份爱和孝心,弘扬中华正能量……

    张如丹,文静的“80后”女孩,职业新媒体人。不仅是新媒体产品的管理者,更善于将自己置换为产品使用者,将心比心,分析用户心理,从而找到破解新媒体运营棘手难题的秘籍。

    张如丹:微信是新媒体的重要代表,不仅个人用户使用微信,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商家企业也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自我宣传。如果用力过猛,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宣传效应。

    很多微信公众号内容随意乱发,堆砌文字、篇幅过长,用户容易产生反感情绪。公众号频繁推送硬广告,以推送频率和数量博关注,恰恰是新媒体运营大忌;还有些过时的图片和资讯,总是被改头换面地一再刊登,用户看得烦了,自然会取消关注。

    在内容运营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思维进行主题规划。新媒体时代,没必要太严肃,轻松愉快的新媒体产品,往往受欢迎。

    自拍刷博一起来,培训班办出新意思

    去哪里需要用到自拍杆?旅游,聚会,还有参加培训班。江西日报本次新媒体培训,发的不是厚重的教材,也不是满屏的课件,而是自拍杆。为了让课堂学习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训班开班之际,以此次仙女湖之行为主题的微博微信大赛同步打响。

    肖璐瑶:我在仙女湖采访期间发了很多微博与微信,很多人点赞。仙女湖风景美丽,让我更惊喜的是我们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新媒体手段大胆创作,传播优质的图文资讯。

    梁枫:这个培训有很多新元素,以前参加培训,可能都不能玩手机,这次尽情玩好了!发微博,发微信,用自拍杆大胆自拍,实时传播新消息,培训形式原来可以这么生动。

    钟晨:以前的培训都在室内,这次我们的“教室”被放在了大自然当中,鼓励我们用微博、微信进行新媒体作品的创作,方式很新颖。手机端是新媒体的重要载体,这次会务组很贴心地发了自拍杆和充电宝,都是很重要的辅助工具。

    “台上坐一人,台下睡一片”是培训班现场的常态,参加培训班往往是为了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培训课堂缺乏活力,更不用说激发参与者的热情与互动了。江西日报举办的新媒体培训班,就是要和“无聊”“冗长”“沉闷”说再见。

    吴志刚:既然是新媒体培训,我们特别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是我们首届培训,我们将微信群取名为“黄埔军校一期”。会务流程使用H5通知、现场发起新媒体作品创作大赛、使用公众号后台竞争提问、手机课堂笔记、H5培训总结……我们的花样真的挺多。很多人都是次做公众号,由此有了崭新的体验。来自平面媒体的通讯员,可能很少接触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他们来说,开了眼界,让他们感悟新媒体,激发新思维,然后新思维带来新出路。

    在授课方面,嘉宾的表达方式很新鲜,互动环节更是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我设计让学员们通过公众号后台实时提问,我现场解答,问题被抽中的学员还能获赠书籍或礼品。我讲的这堂课,半个内学员提出了107个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江长有:目前县市区基层传统媒体都在积极探索与新媒体融合,我们也认识到,人才和技术是一个短板。贵溪共有四人来参加,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通过内容丰富的培训和实践,我们学到了新媒体运营的很多知识。总而言之,这次培训给人的大感受就是“新”。既有对仙女湖的现场采访,也有微信创作大赛,原以为这个培训只是坐在教室里听听课,没想到有这么丰富的内容。

    郭声文:我们兴国对这次培训十分感兴趣,本来是宣传部派人参加,但我们觉得还不够,于是动员了县里面比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组成了11个人的培训团。来到这里,很希望开阔思维,学习新方法,尤其在微信运营方面,我们亟须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技能。

    谢根秀:这次新媒体培训手段新颖,信息新鲜,更新频率快。会务组按照各地市建立了小微信群,还有一个总群,我只要打开手机就能获得培训各类事项的安排,主办方制作的H5,更是让我一手掌握整个培训的日程与实时信息。

    除了机关宣传单位,各类企业对本次新媒体培训也抱有极大热情,新媒体的发展,绝不是某一个领域的单线前进,它是各行各业全面的、整体的融合。

    黄海平:虽然金冠蛋糕是一家餐饮公司,但是我们特别重视新媒体的宣传,这次特意派5人参加新媒体培训,我们看重的是江西日报的权威性。加上企业需要进行新媒体宣传方面的创新,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这是当务之急。我们制作了微信作品分享到培训班的微信群里,得到大家很多建议与意见,在分享中我深刻体会到碰撞才有火花,交流就能进步。

    匡子年:我们从杭州来新余参加培训,是为了把在这里学到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带回公司。江浙地区电商发展比较快,新媒体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探索,但我们觉得每个省份的思路都不一样,抱着分享交流的心态来参加这次培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指尖盛宴,让每个人的小宇宙尽情爆发

    《求疯转,小编游学记,带你经历一场活色生香的新“仙”赛事》,10月23日,开班首日,来自兴国教育的三位漂亮女孩,神速编发了这条微信,之后,果真在朋友圈内火速蔓延开来。因为编发及时,语言结合了当下的热点,转发和点赞数都遥遥领先,获得了培训班举办的微博微信大赛的一等奖。很多学员都踊跃参加了这次大赛,的微博微信作品让人连连称赞。

    张明明:实在没想到主办方会让我们制作新媒体作品,发微博比较简单,制作微信图文我们团队还是次。我们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参加这次培训的,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在采访活动中特别注意积累素材,大家虽然没有制作新媒体作品的经验,但都很热情地研究和学习,与各地市媒体一起分享交流。我们在网上下载尝试各种软件来制作,9个人通宵作业,才完成了微信作品,没想到传播效果出奇的好,9个人的力量,原来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吴志刚:我们在微博制造的“百家新媒体仙女湖行”话题,点击阅读量已经突破80万,讨论量接近3000,高即时热门话题排名第81!在每天发生无数话题的信息流中,首届培训班的近200名学员创造了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成绩,这是很了不起的。每一个个体都充满力量,当这些力量汇集到一起时,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典型的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

    王少君:大家在仙女湖进行了实地采访,深刻体会到仙女湖的动感与美丽,也写出了不少新媒体佳作。这次活动将利用新媒体宣传“江西风景独好”与新媒体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全新模式,实现了双赢。在媒体融合时代,江西日报社首次举办新媒体培训,未来,我们力争把这个活动持续下去,为更多通讯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更多新媒体参与宣传“江西风景独好”,形成良好互动。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联合主办的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登录中国江西网或下载江西手机报,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视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南昌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