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盘点南昌历史上极端天气:气温曾两次破40℃高温

南昌晚报  2015-06-12 13:58

[摘要] 南昌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南昌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但是,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此外,在南昌的气象史上,还出现过几次极端天气。

高温

64年气象史上南昌气温曾两次破40℃

1951年,南昌市气象监测站在南昌县雷达山正式投入使用。从此,南昌的气象便有了历史数据资料。记者从气象部门的历史资料中搜寻到,在1951年至2015年间,南昌经历了各种极端天气,高温、洪涝、狂风,不时来骚扰南昌。

35℃以上的气温在气象学中,就已经算是高温了。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都是南昌人煎熬的一段时间。然而,在南昌64年的气象历史中,曾经有一天出现过40.6℃的高温。根据南昌市气象台的历史气象资料记载,在1961年的7月23日,是南昌有记录以来热的一天。

40.6℃大概是个什么概念?稍作对比,市民们或许就有概念了——近5年来,南昌夏季的高气温能上38℃的日子并不多,你能回忆起的热的天气,是不是已经接近你的忍受极限?然而,南昌典型的湿热天气再配上40℃以上的高温,体感温度至少会达到45℃。“也就是说,在当人们已经难以忍受38℃的高温煎熬时,还要再升高2℃,煎熬程度可想而知。”气象预报员调侃道。

不过,据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尽管曾经出现过如此高温,但那时水泥路不多,绿树成荫也很常见,出门在外,并不会感觉到无法忍受。

好在历史上超过40℃高温的天气并不多,在南昌64年的气象记录中,也仅仅出现过两次。另一次则是在1992年的7月31日,40.1℃。

暴雨

289.0毫米至今无法超越的特大暴雨降雨量

2012年的两场特大暴雨,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当年5月12日白天,短短7南昌降雨量达到143.6毫米;当年8月21日夜间,3南昌雨量就超过100毫米,超过了以往整个8月的雨量。而在历史上,南昌大的一次降雨量远比这两次多得多。

就像高温多出现于7月下旬一样,南昌的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6月。1973年6月24日,大雨倾盆,下了整整一天,24内的平均降雨量达到了289.0毫米。市气象台台长唐传师告诉记者,根据气象工作人员观察,近几年来达到特大暴雨级别的天气频繁了起来,“例如前不久的几次大暴雨,24内的平均雨量都曾冲上了200毫米。但至今为止,还从未有哪天的降雨量能突破289.0毫米这个历史纪录。”

另外,十分巧合的是,时隔整整30年,在2003年的6月25日,南昌再次出现了278.7毫米的罕见特大暴雨,该数据位居历史第二。

日照

十天里见到阳光的时间不足两天

冬日里的暖阳对于南昌人来说,有着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在阴冷的冬季长时间没有阳光的话,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冬季农作物的生长。

而在1951年的12月上旬,连续十天的时间里,曾经一度只有41.6能见到太阳。虽然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背景,但气象专家通过查询当年的历史气象要素资料数据,还是可以推测,当年南昌曾长时间浸渍于阴天和细雨天气中。而让气象预报员感到惊讶的是,在日照时数的历史排名中,1952年1月上旬的日照时数排在第二位,“可见从1951年底至1952年初,南昌当时很有可能受到一个较强的低压天气系统影响,而陷入一段较长时间的阴天。”

雷电

“雷公村”20年来有数十人被雷击伤

江西是我国雷电事故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平均数十人遭雷击身亡。而南昌首当其冲,属多雷区。其中南昌市雷公坛自然村更是个“雷公村”。

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乌井村雷公坛自然村是个人人避之不及的“雷公村”,那里一年四季常有雷击事件发生。统计数据显示,20多年来,该村有数十人被雷击伤,4人被雷电击死,房屋也屡屡被破坏,人人谈“雷”色变。当地老人说,雷公坛自然村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多雷而得名,不过雷击伤人事件却是近20年来才开始频繁起来的。

据专家讲述,雷公坛村附近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等形成了雷公坛村恶劣的雷灾环境,是不适宜人群居住的天然雷灾地区。从地形图看,雷公坛位于海拔590米左右的几个小山脊之间,该村整个大空间地形呈马蹄形,南低北高,村庄上空容易形成积雨云,尤其在夏季午后、傍晚容易发生雷击事件。就地质结构来说,雷公坛村以稻田土壤为主,山上雨水多,地面土壤潮湿,电阻率比岩石要小很多,因此雷暴很容易落地。此外,完全没有防雷措施的架空电源线接入该村,使得雷电波极易沿架空电线引入,这也是造成雷公坛村雷灾严重的主要原因。

龙卷风

新建县频发龙卷风古樟树被刮倒

2014年7月18日23时至19日2时,新建县松湖镇流湖镇遭遇龙卷风、强雷暴天气。据民政部门统计,松湖镇经济损失600万元,受灾人口28000人,受灾面积14800亩,受损户13户,受损房间18间;流湖镇相对损失较大,经济损失750万元,受灾人口19600人,受灾面积23000亩,受损户154户,受损房屋176间。当时,新建县气象局气象服务人员到受灾的乡镇开展农业灾情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流湖楼下村的一棵保护级别的古樟树也被刮倒,并压塌了紧挨着的寺庙围墙。

气象专家表示,受此次龙卷风影响大的还是早稻。“虽然大部分都已成熟,但倒伏后,早稻的收割成本每亩增加100元,如不及时收割晒干,会发芽或霉烂;而部分杂交早稻因未成熟几近绝收。”而这次龙卷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算是有记录以来大的一次。

其实,龙卷风在新建县出现并不是次。据新建县气象部门不完全统计,近45年里,新建县大大小小的龙卷风加起来约有20来次,其中流湖出现的次数较多。(唐传师孟明华记者陈诗蕾王飞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南昌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