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各地 > 正文

36个城市房价涨幅回落 上月商品房均价近八千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0-02-23 09:20

[摘要] 全国楼市春节期间成交猛降,而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虎年首月,全国36个大中城市新房均价接近8000元/平方米,环比涨幅回落。

36个城市房价涨幅回落 上月商品房均价近八千

楼市春节期间成交猛降,而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虎年首月,36个大中城市新房均价接近8000元/平方米,环比涨幅回落。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房价涨幅回落,36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集中成交价为788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07%,涨幅比上月回落5.28个百分点。

其中,和成交价分别为5429元/平方米和12920元/平方米,分别比上月上涨0.80%和1.15%,涨幅分别回落3.37和13.81个百分点。

发改委专家表示,由于购买二手房税收优惠政策正式终止,加之去年年底房地产市场透支了部分购房需求,今年1月份,房地产市场成交明显萎缩,房价涨幅也普遍回落。但由于惯性,以及开发商资金较为充裕的因素,近期新建商品房价格仍将高位小幅波动。

开发商将转向收缩战略

业内分析师认为,尽管1月份房屋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却明显回落,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市场有价无市的状态延续,开发商战略收缩已成定局,会有一部分开发商因不看好市场前景而主动放弃,小型房企或率先缩小扩张步伐。

“从现在来看,开发商的扩张并没有停止,但这不排除在未来一两个月就不会出现。”东莞某开发商项目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中国证券网)

一线城市房价集体滞涨节后博弈何时见分晓?

楼市又站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据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月周,34个重点城市中,成交量环比下跌的城市达21个。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集体滞涨。1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锐减57%,仅为65万平方米。

喧闹的楼市终于开始了冷静,但房价依然未见明显松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3%,购房者与开发商、投资者又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博弈之后,房价是否真能回调?众多购房观望者仍在翘首以盼。

土地市场上仍旧在上演地王“前仆”而“后继”的大戏。大龙、招商地产等昔日地王刚刚折戟,另一边,众多房企仍然挥舞着资金在土地市场奋勇冲杀。2月3日,上海证大置业拍得位于上海黄浦区外滩地块,总价格为92.2亿元人民币,其楼面地价高达34148元/平方米。

可以预见,2010年的房子很多是建立在地王之上的,按照面粉价格决定面包价格的道理,今年的房价有这个冲高因素。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近日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319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9%,降幅较2008年扩大10.3个百分点。

去年地王频出,土地单价造成的总价高涨,但土地购置面积反而缩小,似乎又成为房价上涨的理由。另外,今年房价还有一个上涨因素就是楼市每次观望都会带来需求的积聚,继之是需求的集中爆发,房价反而涨得更快,这次能例外吗?

但是,房价下降的理由似乎更多。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日前指出,截至2009年底,房地产开发企业手中已经拥有近300万亩的土地,可以说保证今后两三年房地产开发用地没有问题。这意味着,并不存在“地荒”问题,结合土地部门表示今年将加大供地力度,打击土地、清理闲置土地方面已有实效,这都能够促使开发商增加住房供给。

而且,众多开发商2009年疯狂拿地,更多地是出于对后市预期的盲目乐观,或者说地王行情是楼市火爆后才出现的,否则2008年土地流标现象无法解释。反之,地王并不是房价上涨的必然理由。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许多银行开始收紧房贷,房价上涨过快以及对房地产业信贷投放过于集中,房贷潜在风险也在积聚,不少银行已经表现出这方面的担忧。中行北京分行已经将首套房的优惠利率由7折升至8.5折。

节前央行再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标志着信贷更加趋紧,而土地出让金首付不得低于五成则意味着,房地产业的两股资金水流同时变细,这对本身是资金密集型的楼市来讲,都构成了开发商降价求售的动力。

从地价款支付的时间推断,去年大量拿地的房企,今年将迎来交纳土地出让金的高峰期。从大龙地产等无力支付地价款来看,一些开发商(即使是地王),资金也并不充裕。如果楼市如果继续维持有价无市的行情,开放商主动降价或许不再只是一个传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的楼市与2008年时的低迷极为相似,而且我国楼市已经多次出现这种买卖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形。但跟以往不同,从去年的房价高企到今年的观望,政策的风向标硬生生地改变了市场预期。在调控政策同时影响供需、一二手房市场等各个层面的情况下,或许博弈的结果不久就会到来,而到时,决定楼市走向的恐怕还是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回建强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在经历了2009年末、2010年初这轮“冲击波”后,会有一个观察期,如果接下来3至5个月市场出现调整,则不会再有明显打压政策,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市场面,2010年全年极可能将在平静中度过。

但如果2010年开发投资增速重新站上30%,如果房价涨幅依然坚守今年下半年势头,那么国家打击投资投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继续加大力度出台,政策的“有为”将体现的更为明显。

也有业界人士预测,房价上涨还要有一个惯性和过渡,因此一季度很可能仍是僵持期,但到二季度传统旺季时,博弈结果将会明显见分晓。如果还是上涨的动力占主导,那么到4、5月份的传统旺季表现最为明显,市场还将火热一番。但如果那时成交量仍不理想,表明市场的供需双方心态已经明显变化,购房者仍然选择观望,那么房价向下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房地产利益链条的庞大决定了楼市调控的复杂性。许多在房价上涨时获利的市场主体增加了房价回调的阻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将调控措施一贯执行下去,继续调控的氛围,才能将房价和楼市重新拉回理性的轨道。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日前指出,截至2009年底,房地产开发企业手中已经拥有近300万亩的土地,可以说保证今后两三年房地产开发用地没有问题。这意味着,并不存在“地荒”问题,结合土地部门表示今年将加大供地力度,打击土地、清理闲置土地方面已有实效,这都能够促使开发商增加住房供给。

而且,众多开发商2009年疯狂拿地,更多地是出于对后市预期的盲目乐观,或者说地王行情是楼市火爆后才出现的,否则2008年土地流标现象无法解释。反之,地王并不是房价上涨的必然理由。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许多银行开始收紧房贷,房价上涨过快以及对房地产业信贷投放过于集中,房贷潜在风险也在积聚,不少银行已经表现出这方面的担忧。中行北京分行已经将首套房的优惠利率由7折升至8.5折。

节前央行再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标志着信贷更加趋紧,而土地出让金首付不得低于五成则意味着,房地产业的两股资金水流同时变细,这对本身是资金密集型的楼市来讲,都构成了开发商降价求售的动力。

从地价款支付的时间推断,去年大量拿地的房企,今年将迎来交纳土地出让金的高峰期。从大龙地产等无力支付地价款来看,一些开发商(即使是地王),资金也并不充裕。如果楼市如果继续维持有价无市的行情,开放商主动降价或许不再只是一个传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的楼市与2008年时的低迷极为相似,而且我国楼市已经多次出现这种买卖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形。但跟以往不同,从去年的房价高企到今年的观望,政策的风向标硬生生地改变了市场预期。在调控政策同时影响供需、一二手房市场等各个层面的情况下,或许博弈的结果不久就会到来,而到时,决定楼市走向的恐怕还是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回建强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在经历了2009年末、2010年初这轮“冲击波”后,会有一个观察期,如果接下来3至5个月市场出现调整,则不会再有明显打压政策,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市场面,2010年全年极可能将在平静中度过。

但如果2010年开发投资增速重新站上30%,如果房价涨幅依然坚守今年下半年势头,那么国家打击投资投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继续加大力度出台,政策的“有为”将体现的更为明显。

也有业界人士预测,房价上涨还要有一个惯性和过渡,因此一季度很可能仍是僵持期,但到二季度传统旺季时,博弈结果将会明显见分晓。如果还是上涨的动力占主导,那么到4、5月份的传统旺季表现最为明显,市场还将火热一番。但如果那时成交量仍不理想,表明市场的供需双方心态已经明显变化,购房者仍然选择观望,那么房价向下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房地产利益链条的庞大决定了楼市调控的复杂性。许多在房价上涨时获利的市场主体增加了房价回调的阻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将调控措施一贯执行下去,继续调控的氛围,才能将房价和楼市重新拉回理性的轨道。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回建强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在经历了2009年末、2010年初这轮“冲击波”后,会有一个观察期,如果接下来3至5个月市场出现调整,则不会再有明显打压政策,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市场面,2010年全年极可能将在平静中度过。

但如果2010年开发投资增速重新站上30%,如果房价涨幅依然坚守今年下半年势头,那么国家打击投资投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继续加大力度出台,政策的“有为”将体现的更为明显。

也有业界人士预测,房价上涨还要有一个惯性和过渡,因此一季度很可能仍是僵持期,但到二季度传统旺季时,博弈结果将会明显见分晓。如果还是上涨的动力占主导,那么到4、5月份的传统旺季表现最为明显,市场还将火热一番。但如果那时成交量仍不理想,表明市场的供需双方心态已经明显变化,购房者仍然选择观望,那么房价向下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房地产利益链条的庞大决定了楼市调控的复杂性。许多在房价上涨时获利的市场主体增加了房价回调的阻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将调控措施一贯执行下去,继续调控的氛围,才能将房价和楼市重新拉回理性的轨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南昌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